导航
历史,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。一件古物,在不同时代,不同人物之间辗转颠沛,它携带岁月的包浆,在尘世中凝望聚散离合。从此,人与物,彼此滋养,彼此丰富。古物不古,玩古养心,或许,这就是玩古的终极意义……2020年12月28日至30日每晚20:00首播,2021年1月9日上午10:58重播,一部历经三年拍摄,讲述当代人玩古物的国家涵养工程——三集纪录片《玩的是古》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(CCTV-9)播出。纪录片讲述了来自全国不同领域的16位深度玩古爱好者一个个或委婉感人、或激情澎湃的玩古故事。泉州人魏芳汉的收藏故事列入其中。片中娓娓叙述了魏芳汉近20年收藏德化窑陶瓷的心路旅程。该纪录片分三集,共150分钟。截至目前,片子在央视纪录频道官方微博上获得了近1500万人的关注。历经三年,转场全国,总导演刘华用了150分钟纪录片,感动了1000多万人……
“为什么玩”“怎么玩”“玩什么”——总导演刘华从不同角度、不同视野,拍摄讲述了16位收藏家与藏品之间的情感纠葛及鲜为人知的玩古故事,传达出中国人惜古、惜物的情怀,细微之处,可谓情真意切。同时,也让观众重新认识了“玩”与“古”的概念。总导演刘华,是一位资深的纪录片从业者,同时也是一位玩古者。虽已有十余年的玩古经历,但他自言还不够收藏家的级别。正因如此,他非常想以此片告诉大家,哪些人才是真正的玩家,而这些人“玩”的意义又在哪里。刘华说:如果你喜欢历史上某个朝代的文化,在其遗存的器物上一定能找到你需要的信息。这些信息是通过阅读文字不一定能获得的,文字带给人的喜悦与激动肯定不如实物来得强烈。玩古物的人都有一个规律,开始都很杂,一块残片都会去买,慢慢会要求它的完整,进而再去追求其审美性。所以,一般玩上古物的人是很难戒掉的。刘华说:这16位来自全国的收藏者,他们的共性是收藏层级都比较高,在一个圈子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。另外,人物的年龄跨度比较大,从“50后”到“90后”,表达了文化是在他们身上代代传承的。同时,这些人物在古董行里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,有摆摊儿的、开店的、拍卖界的、终极藏家、王牌古董经纪人、博物馆创办者等,将他们融入一部片子,可以反映出中国古董市场的兴衰。刘华介绍:片名的灵感最初来源于“古玩”这个词,其核心是玩,倒过来,重心就落在了玩上。在拍摄过程中,我感觉“玩古”过于具象了,而“玩的是古”可以表达玩的是一种概念,更为抽象,范围也更为广泛。收藏界里有很多人收藏的是当代物件,但玩的却是一种古意、一种感觉。他们的共性是都对古董极为投入,并且拥有普通人不具备的知识、眼光和审美能力。当然,每个人也有自己异于他人、更为鲜明的个性。
他强调:这部纪录片不强调某件器物的价值。从这部片子的视角来看,超过两亿元的鸡缸杯与普通的明代茶杯同样值得尊重,其背后的文化属性才是我们选择的关键。其次,我们着力表达的是人与物之间的情感。这是建立在每个人的生活习性、成长环境等因素中的,这样人与物的关系就自然而然地建构起来了,而且这种关系是非常牢固的。其实,即便是不玩古玩的人,面对一件家里的老物件时也不会轻易扔掉它。中国人历来有惜物的性格,这是我们的精神传统。中国古物所具备的审美和诗性,最懂的是追寻过它们的人。这份沁透着时间和文化属性的诗性,早已不仅限定在殿堂庙宇,拍卖场与博物馆,更多的是在无数痴迷玩古的普通人之间,长达多年的收藏聚散中体现。